查看: 182|回復: 5

許倬雲:何為中國!

[複製鏈接]

16

主題

161

回帖

827

積分
用户头像
順天府參事
參政院參政
奏任|文職|中令
正五品初授奉議大夫
◆文治◆
300 治績
◆武功◆
50 功績
◆銀票◆
257 圓
◆銀幣◆
907 圓

八等雲鶴勳章

發表於 皇極元年九月二十六日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 <
  「中國」二字,原本是地理名詞,但慢慢地變成一個以政治意義為主的「天下國家」。它維持在這一塊東亞土地上,一代又一代不斷地演變,又不斷地累積,終於形成一個完整的大集團。這樣的文化累積特性,一方面是東亞地區這一大塊土地上曾經歷過的特有過程;另一方面,由於東亞的地形地貌,它也是這一整塊土地處處密切相關、彼此依附而成的特殊過程。於是,中國「天下」的觀念既是凝固這龐大人口的理念,也是因此內斂而又外拒,形成中國長期以「天下」自居的自我設限,終於在真正「進入世界」的階段,處處發生自我調適的困難。

  但「中國」因為集團太大,時間維持很久,所以更重要的一點是,它有中國文化最後的根,那是理論上的根,也是存在的根,更是一個「至高原則」,就是儒家「天人之際」的「道」:「道」就是天道、人道合在一起。

  如何是應有之事,如何是應做之事──這一命題,其實是「自我期許的命令」;同時也可能是「自我設限的命令」。有如此「命令」,在中國人的觀念中乃是「天命」──是中國人,就不能避免自我認同。而在上述「自我設限」方面,我們對於接受外來的影響,也就不免遲疑甚至抗拒。

  中國歷史上,每一代都有一些人在中國面臨改變時思考:何去何從?必須找到一套新的解釋。到了唐朝,「中國」的含義就與漢朝大不一樣了;及至宋朝,「中國」就發展出「理學」的意義;而到了明朝,「理學」上的意義轉變為「心學」。這一轉變,從外設的規矩,轉變成內斂的陶冶。這終於使中國人在面臨另外一套思考方式的西洋文化衝擊時,既無法接受別處來的外設規矩,又不能將「自我設限」的心志與西方「預設」的神恩彼此調協。從鴉片戰爭以來,中國人始終無法解決整盤接受和自我調節之間的困境。

  直到兩百年後的今天,我們才真正認真地思考過去的東西。我們開始知道,要揀選西方對我們有用的東西──西方因其特定的發展、演化而發展出來的觀念、制度、規則,使得他們可以言之成理;我們則應該因應自身現狀,「慎思而明辨,擇其善者而從之」。至少我這一輩子的工作,就是希望讓這一融合的過程更合理、更完整;而且考慮到接受新東西,要考慮將其「鑲嵌」在何處──我用的是「鑲嵌」一詞,這是我自己的立場。

  問:中國這麼一個龐大的大一統的共同體,發展了幾千年,為什麼現在面臨那麼多各種挑戰,一直沒有崩壞,也沒有分解,背後核心的原因是什麼?

  答:中國歷史上面臨的外部挑戰,一個是饑餓,另一個是侵略。農業是自生自長的事情,農業好的時候,憑兩隻手就能養活全家。以農為本的中國,在漢代以後已經平穩地發展出「精耕細作」的農業。因此,只要田畝足夠,在安定的局面下,就可以做到以足夠的勞動力,養活足夠的人口。

  作為農業國家的中國,如果有問題,一則天災,一則人禍。前者不會永遠發生,也不會全面而持久地發生。因此,中國的農業,只要沒有重稅、沒有重租,且勞動人口不減少,那麼這種農業秩序基本可以長期維持穩定。

  「人禍」可以分成兩種:一則是國內秩序失衡,政府的管理制度失效,於是農家無法有安定的日子維持正常的生產;另一則是外敵侵犯。

  過去的外敵主要是北方和東北方向的遊牧民族──他們居住在氣候比較寒冷或乾燥的草原地帶,牧養經濟生產力並不穩定,遭逢天災──長期寒冷或乾燥,會逼迫他們向南侵犯,尋找更好的牧場。北族南犯中原,鐵蹄進入阡陌縱橫的農地,難以馳騁。而且中國可以不斷地向側面或南方撤退,維持長期的抵抗。北族通常無法熬過這樣的「消耗戰」,終於被中國消滅或同化。

  這種外族侵犯的個例,可以長期不斷地出現。因為鄰近中國的外族先企圖進入中原,更遠方的鄰居便一群群地跟隨前面的「開路先鋒」,嘗試牧馬中原。於是,這種災害──例如「永嘉之亂」時期,可以持續三四百年之久。另一種形態是從契丹以至於蒙古,接下來是女真滿族──這種長期一波一波地侵擾中國,胡漢之間不斷地更換角色、互相進退。如此後果,就是漢人政權和胡人政權輪流佔有中國,甚至建立「二元體制」:北族以北方當作自己的「老地盤」,以草原方式繼續經營,也作為其維持中國的後援;而在漢地,則收取錢糧,維持漢地「中國式」的朝代。

  所以,「中國」這一含義不斷地變化:從現在的黃河流域擴展到長江流域──長江流域的總生產力數倍于黃河流域;進而擴到沿海地區──雖然那片區域較小,可是進一步擴大到西南,力量就大了。上述制度,以滿洲政權維持最長期而穩定的「二元體制」。因此,「中國」的內涵也就在其制度之下,潛移默化地轉變成現代國家(而非完全漢人)的基礎。可是,清代始終只能做到「前現代」的體制,這種牽絆永遠不能將其轉變成現代式的國家體制。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20

主題

189

回帖

1709

積分
用户头像
順天府尹
參政院參政
簡任|文職|少卿
正三品升授廣議正卿
國策諮詢研究會副會長
◆文治◆
500 治績
◆武功◆
500 功績
◆銀票◆
304 圓
◆銀幣◆
379 圓

勳七等光華勳章六等雲鶴勳章帝國公民佩章

發表於 皇極元年九月二十六日 | 顯示全部樓層 <
中國者華夏也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21

主題

302

回帖

2623

積分
用户头像
權理奉天督軍
將軍府鎮武將軍
簡任|武職|少將
從三品升授定遠都尉
東三省陸軍講武堂堂長
◆文治◆
700 治績
◆武功◆
900 功績
◆銀票◆
2953 圓
◆銀幣◆
1401 圓

青緞虎賁大綬章勳七等光華勳章六等文虎勳章帝國公民佩章

發表於 皇極元年九月二十七日 | 顯示全部樓層 <
中國者神州也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39

主題

315

回帖

1066

積分
用户头像
權理直隸督軍
將軍府宣武將軍
簡任|武職|少將
正三品升授昭毅將軍
國策諮詢研究會顧問
◆文治◆
100 治績
◆武功◆
512 功績
◆銀票◆
780 圓
◆銀幣◆
1102 圓

青緞虎賁大綬章勳七等光華勳章六等文虎勳章帝國公民佩章

發表於 皇極元年九月二十七日 | 顯示全部樓層 <
中國者天命也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5

主題

55

回帖

60

積分
用户头像
江蘇督軍
將軍府定武將軍
簡任|武職|中將
從二品初授鎮國將軍
園林曆史文化協會會長
◆文治◆
0 治績
◆武功◆
0 功績
◆銀票◆
4232 圓
◆銀幣◆
370 圓

青緞虎賁大綬章七等文虎勳章

發表於 皇極元年九月二十八日 | 顯示全部樓層 <
中國者炎黃也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16

主題

161

回帖

827

積分
用户头像
順天府參事
參政院參政
奏任|文職|中令
正五品初授奉議大夫
◆文治◆
300 治績
◆武功◆
50 功績
◆銀票◆
257 圓
◆銀幣◆
907 圓

八等雲鶴勳章

 樓主| 發表於 皇極元年九月二十九日 | 顯示全部樓層 <
唉呦!兵痞們玩起接龍來啦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排行榜|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中華帝國

GMT+8, 2025-11-4 19:41 , Processed in 0.046145 second(s), 36 queries , MemCached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