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98|回復: 6

天風文集:黃陵何處奠心香

[複製鏈接]

26

主題

193

回帖

931

積分
用户头像
權理直隸督軍
將軍府宣武將軍
簡任|武職|少將
正三品初授昭勇將軍
國策諮詢研究會顧問
◆文治◆
100 治績
◆武功◆
512 功績
◆銀票◆
413 圓
◆銀幣◆
942 圓

青緞虎賁大綬章勳七等光華勳章六等文虎勳章帝國公民佩章

發表於 皇極元年八月二十日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 <
本帖最後由 劉異升 於 2025-8-23 22:24 編輯

文/溪山琴況

「古柏千叢迎赤子,心香一柱祭軒轅」。這是黃陵縣城裡最多的一條標語。
每年清明,都會有很多人來橋山祭祖,不過對於多數百姓來說,今年的清明祭祖,也只有以心香遙祭了。
華麗的祭典是官吏和名流的事,祭祖大殿前山重水復,百姓們只能翻過工資水,在對面的印台山上遙望。
丁亥年清明節,第一次去黃陵,最大的感覺是一句話:我們不是炎黃子孫,他們才是。
在山上望著祭祀廣場,打電話向從風報告我的黃陵見聞時,睡意朦朧的娘子憤憤地說:哼,炎黃子孫也分三六九等。
我不知怎麼說。不過,一路上密佈的警察和無處不在的封鎖線清楚地昭告眾生:官老爺祭黃,閒雜人等不得靠近。
這些密密麻麻的警察點綴了橋山的柏林溝壑,在黃陵到西安的高速公路上一路延伸。
黃陵外的廣場上,警察驅趕、推擠著一位路過陵區的老大爺;一里外的祭祀大殿前,樂舞喧騰,播音員深情地吟誦著「和諧大祭」的祝文。
一條龍騰飛而起,黃帝應該是騎在上面的,不知道他老人家看到了什麼。
到了黃陵,才知道國人對炎黃的虔誠。許多白髮蒼蒼的老人,爬上高高的台階,走過長長的山路,來到黃帝像和衣冠塚前,雖然很累了,
也一定要跪下來,給黃帝上香、磕頭。我看過老人下跪行禮,只與三種情形:一是給父母祖先,多是在墳墓前。二是拜神,拜佛。第三,就是給黃帝了。
「華夏共祖」,在黃帝的衣冠塚前,才體會到這四個字的意思。
4月5號的早晨,坐車穿過黃陵縣城到陵區的路上,我看到一個政府機關的辦公大樓垂下一條標語:「樹高千尺有根,誰非炎黃子孫」。
這話讓人哭笑不得。如果說,“人人都有祖先,誰非成吉思汗子孫”,或者“努爾哈赤子孫”,你願意嗎?在有的國家,哪個地方政府敢掛這樣的標語,很可能要被起訴的。
炎黃是華夏的初祖,漢人的祖先,卻不是全體中國人的祖先,人家有自己的祖先。一個國家,要維持共同的國家認同,就一定要亂認祖宗嗎?
黃陵是一個香煙繚繞的地方,但是香很貴,一柱要幾十塊錢,再加上91 塊錢的所謂“旺季門票”,這樣的香火不是什麼人都燒得起的。
我很奇怪,為什麼初祖殿前的香要弄成那麼大,感覺一個人燒,很浪費。但還不夠,景點自然是希望你燒得越多越好。
在祭祀大殿,一些工人在搬弄祭器,我在他們腳下意外地發現一張快被踩爛的塑封的紙,上面寫著燒三柱、六柱、九柱香分別能帶來什麼樣的福氣雲雲。
清明節的早晨,祭殿區通往陵區的山道上就站滿了警察,因為官員們在獻完花籃後要到黃帝墓前“拜謁”,所以墓區一早也被封鎖。
也就是說,就算你不看前面熱鬧的樂舞祭祀,只想到橋山深處的黃帝墓前祭拜一下,也不行。給祖先上香,給黃帝磕頭,要在墓園外排隊,候著,等官老爺做完秀。
大概七點多的時候,整個陵區就開始進行「清場」。
警察象趕鴨子一樣,推搡喝斥著把男女老少往外趕,人群退出祭祀大殿,退過殿前廣場,退過人文初祖殿、軒轅廟,被趕下百十級廟前台階,趕過軒轅橋,
最後,連景區大門外的廣場也不讓前座廟幾萬遊客、村民、路人,密密麻麻地擁擠在的河邊上,這個時候,不論你是遠道而來的遊客,還是剛好路過的村民,
人們只有一個共同的名字:閒雜人等,無關人員。
沒人相信你有多虔誠的祭祖之心,只要你沒有能力擠出人群,戴著金色標誌大搖大擺地走向祭殿,你就是閒雜人員,
你就是壞的,有問題的,居心叵測的,心懷不軌的,就是扛著導彈的,就是要搗亂的,要壞了聚光燈下的「和諧大祭」盛的。
這是中國的國祭,而這場祭祀中,炎黃的子孫們被層層的警戒線隔在了幾里之外。
公祭,一定要把百姓驅離祭祖現場嗎?
讓人不解的是,把百姓趕到陵門外倒也罷了,諾大的陵前廣場也不讓站人。廣場前的道路上,豪華包車一輛接著一輛,
教育部、科技部、衛生部、外交部,山東省、浙江省、雲南省、四川省……真是不能少。
公祭,一定需要那麼多人參加嗎?
據說以前,公祭時大殿西側的橋山山坡上還可以站人,老百姓都擠在那裡看,可今年連這裡也不讓上了,人們只好扶老攜幼到在河對岸的印台山上去看。
其實因為距離太遠,根本看不到什麼了。
從風說,為什麼炎黃子孫在清明節沒有祭祀黃帝的權力?我說有,不過,百姓的祭祀權要讓位於官員的祭祀權,一切都要等官員做秀完畢。
在這一天,普通百姓被做了有罪推定,你一定是有問題的,是一定要隔離在很遠的地方才能讓祭祀的人安心的。
想想很有意思,為什麼官員會覺得清明節的老百姓是有問題的呢?想來想去只有一個答案:做秀的人是心虛的,造假的人是膽怯的。
如果撤掉所有的隔離線,也許會是另外一種樣子。當然,主祭的地方不能像是平常慣見的街頭舞台一般,不然下面仍然會是喧鬧一片。
行禮者的態度往往微妙地影響觀禮者的態度,漢服復興中的幾場週制昏禮就是例證。莊嚴的禮儀,肅穆的氣氛,讓身處其中的人不敢造次。
反之亦然。當整個祭禮成為一年一度的秀場,這種做秀和輕浮的氣氛也會相互感染。 4月4號,這一天正是寒食,
黃陵中的媒體記者們很多都在忙著錄製第二天「現場直播」的畫面,從新聞學的角度,這就是新聞造假,可是輕浮的做法在輕浮的環境裡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。
九點五十分,官方敲定的「九五之尊」的良時,鐘鼓齊鳴,省長讀祭文,獻花籃,三鞠躬,樂舞告祭……一如既往的空洞,形式的空洞實際上是思想和情感的貧乏。
再說說黃陵公祭時無所不在的警察。這一天,整個陵區,黃陵縣,高速公路沿線到處都是警察。整個黃陵縣,延安市,或陝西省能有多少警力?
這樣龐大的活動,這麼多的參與人員,要耗費這麼多的警力,而警力被抽走的地方,清明節的治安又由誰來維護。
何止是警察呢,武警,消防,媒體……整個祭祀,要耗費多少公共資源?
公祭的支出更是比糊塗帳,很難知道,每年的公祭究竟花了多少錢,從動員的規模,公祭的排場,參與的人員來看,這決不是一筆小錢,這些錢究竟是誰來出的,怎麼出的?
所謂“禮,與其奢也,寧儉”,“鬼神饗德不颯味也”,花費越多,越偏離禮的本義,心若不誠,典禮再華麗,黃帝也不會接受。
禮雲禮雲,鐘鼓雲乎哉。還是那句話,玉帛鐘鼓,是禮之用,非禮之本。祭禮是為了當面向神主示誠與示敬,而不是做給別人看的。
也就是說,祭祀時應忘我、忘他,心中只有神主,只有神主的音容笑貌,是發自內心地向神主表達思念的感情,而不是在攝影機和觀眾面前秀感情。
外物,甚至禮儀的形式都是次要的,愛敬之誠才是關鍵。若做不到這一點,祭禮不要也罷。
祭思敬,喪思哀,而黃陵的所謂祭禮,祭祀者心裡想的是什麼?
在沒去黃陵之前,我猜想到,公祭中會有很多的問題,去了之後才真切地看到了那麼多不那麼「和諧」的情景。
如果不來,就不知道,熱鬧的公祭現場幾裡的地方,是那麼多被清理出場的百姓。他們不能參加以「炎黃子孫」名義舉行的公祭,他們只能在之河對岸默默地以心香遙祭。
而我們的媒體,究竟傳達的是什麼?我為他們感到羞恥。
祭義早已不在,公祭卻氾濫成災。從黃陵回來之後,讀到一篇雜誌的報道,“黃陵,一場祭典和它的模式”,
是啊,黃陵祭黃已經成了一種模式,被廣泛複製的模式,金字塔的頂端是“國祭”的帽子,誰都想要,有的已經弄到了,有的還在挖空心思地想弄到手。
一個人以心香祭祖是不難的事,一群人的心香祭拜卻不容易了。
不同的人來組織,以不同的方式組織,效果也許是雲泥之別。
「古柏千叢迎赤子,心香一柱祭軒轅”,祭典散了,名流們開始寒喧,洶湧的人群腳步開始散亂,恍惚中我看到,一束束祭香被光亮的皮鞋踩成了齏粉。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4

主題

73

回帖

77

積分
用户头像
◆文治◆
0 治績
◆武功◆
0 功績
◆銀票◆
991 圓
◆銀幣◆
391 圓

勳八等光華勳章帝國公民佩章

發表於 皇極元年八月二十三日 | 顯示全部樓層 <
黃帝陵祭祀應是所有炎黃子孫都要參加的吧,怎麼可以拒之門外呢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13

主題

143

回帖

806

積分
用户头像
順天府參事
參政院參政
奏任|文職|中令
正五品初授奉議大夫
◆文治◆
300 治績
◆武功◆
50 功績
◆銀票◆
157 圓
◆銀幣◆
777 圓

八等雲鶴勳章

發表於 皇極元年八月二十三日 | 顯示全部樓層 <
什麼來著?這類諷刺文學還挺有趣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26

主題

193

回帖

931

積分
用户头像
權理直隸督軍
將軍府宣武將軍
簡任|武職|少將
正三品初授昭勇將軍
國策諮詢研究會顧問
◆文治◆
100 治績
◆武功◆
512 功績
◆銀票◆
413 圓
◆銀幣◆
942 圓

青緞虎賁大綬章勳七等光華勳章六等文虎勳章帝國公民佩章

 樓主| 發表於 皇極元年八月二十三日 | 顯示全部樓層 <
傅惟熙 發表於 2025-8-23 22:17
什麼來著?這類諷刺文學還挺有趣

20年前吧,一個漢文化復興運動的知名人物寫的文章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13

主題

143

回帖

806

積分
用户头像
順天府參事
參政院參政
奏任|文職|中令
正五品初授奉議大夫
◆文治◆
300 治績
◆武功◆
50 功績
◆銀票◆
157 圓
◆銀幣◆
777 圓

八等雲鶴勳章

發表於 皇極元年八月二十三日 | 顯示全部樓層 <
劉異升 發表於 2025-8-23 22:20
20年前吧,一個漢文化復興運動的知名人物寫的文章

支持宣武將軍轉貼

不過能否放大字級並且不要置中

老朽眼睛不好使了...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26

主題

193

回帖

931

積分
用户头像
權理直隸督軍
將軍府宣武將軍
簡任|武職|少將
正三品初授昭勇將軍
國策諮詢研究會顧問
◆文治◆
100 治績
◆武功◆
512 功績
◆銀票◆
413 圓
◆銀幣◆
942 圓

青緞虎賁大綬章勳七等光華勳章六等文虎勳章帝國公民佩章

 樓主| 發表於 皇極元年八月二十三日 | 顯示全部樓層 <
傅惟熙 發表於 2025-8-23 22:23
支持宣武將軍轉貼

不過能否放大字級並且不要置中

為了你老兄,已經修改了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13

主題

143

回帖

806

積分
用户头像
順天府參事
參政院參政
奏任|文職|中令
正五品初授奉議大夫
◆文治◆
300 治績
◆武功◆
50 功績
◆銀票◆
157 圓
◆銀幣◆
777 圓

八等雲鶴勳章

發表於 皇極元年八月二十五日 | 顯示全部樓層 <
劉異升 發表於 2025-8-23 22:25
為了你老兄,已經修改了

這大小手機看著才方便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排行榜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華帝國

GMT+8, 2025-9-17 07:31 , Processed in 0.050101 second(s), 41 queries , MemCached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