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82|回復: 4

甘陽:中國大學為什麼培養不出世界一流學問家?

[複製鏈接]

13

主題

143

回帖

806

積分
用户头像
順天府參事
參政院參政
奏任|文職|中令
正五品初授奉議大夫
◆文治◆
300 治績
◆武功◆
50 功績
◆銀票◆
157 圓
◆銀幣◆
777 圓

八等雲鶴勳章

發表於 皇極元年九月五日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 <
  1989年,甘陽前往芝加哥大學「社會思想委員會」求學,他即將遇到的老師艾倫‧布魯姆(Alan Bloom)的著作《美國精神的封閉》(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)早已暢銷全美。這本書的一項核心內容是批判20世紀60年代以來,美國高等教育向虛無主義妥協所帶來的墮落。

  恐怕甘陽自己都沒有想到,15年後,他在國內將以教育改革者的身份回應布魯姆:究竟什麼樣的高等教育才能培養出真正的思想者與科學家?

  然而擺在甘陽面前的事實是,高等教育已經充滿了虛無主義和平庸的惡,前者以職業培訓的模式摧毀著教育的價值,後者以學科平均水準的提升為代價,湮沒了尖端人才的選拔與培養。

  回國後的甘陽積極倡議並踐行通識教育(General Education),與其說是呼應芝加哥大學的通識傳統,毋寧說是讓高等教育回歸其本真樣貌。

  這事情費錢、費力,也易遭受非議。在香港的時候,有次甘陽詢問香港大學的主事者們,他們都是受到芝大薰陶出來的學人。「你們都知道通識教育那麼好,為什麼不在香港搞通識教育?」對方苦笑:「It costs money!」

  對今天的內地高校來說,籌措通識教育的經費並非難事,最大的困難是通識教育挑戰了現有學科建制。各個院系課程設置的窄化與通識教育所強調的博雅開放並不相容,在實際操作層面,通識教育尚沒有進入本科培養的內在肌體。

  甘陽談通識教育理念有十餘年,自己踐行了十餘年,他獲得了掌聲很多,目前的困局也帶來爭議:「甘陽還是太理想主義。」

  不瞭解甘陽的人,大多都有這樣的想像。事實上,甘陽是個做事的人,並且做事用力。近日在復旦演講「通識教育與本科培養目標」,他的開場白沒有客套與寒暄,話頭直奔主題,明晰尖銳:「近兩年我很少談通識教育的理念問題,更多要談操作的問題。一流大學的通識教育現在進入到了瓶頸階段。」

  據甘陽的觀察,國內一流大學的通識教育已經初見規模,卻依然沒有培養出令人興奮的學術人才。他舉例哲學系,最好的哲學系把本科生培養成未來哲學教授的比例不超過20%,即便如此,培養出來的無非是中規中矩的學者,表面上看很學術,但絕不可能是哲學家。

  這一方面是培養過程中夾雜著大量注水的課程,另一方面最好的學生與普通學生之間差距很小,他們身上隱藏的驚人天賦被臃腫的課表稀釋了。

  甘陽講,本科的課程太多,知識填滿了時間,學生不斷被要求記住已知的知識,而真正的研究者是要面對未知的世界。這樣講,哲學系大多數課程的設置是不必要的,不給學生時間去思考的哲學系一定培養不了哲學家。

  這種講法實在得罪人,甘陽自己也承認,有時候揭示事實與真相就不可避免要得罪人。他和清華大學施一公院士對談,施一公告訴他,自然科學期刊所發表的論文,99.5%對促進學科發展毫無關係,只有0.5%的論文真正推動學科發展。

  這讓甘陽想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在芝大目睹的現象,數學系裡排名第二到第八名往往是中國學生,第一名總是白人。

一開始他以文科思維覺得中國學生能排第二名也很了不起,後來才瞭解,在理工科的思維中,第二名幾乎意味著一無是處。

  甘陽努力做通識教育,或許是憂慮頂尖學術人才的缺失,通識教育的任務是尋找精英學生的苗子,再用專業訓練的方式培養與保護人才,最終為他們實現自己的潛力提供機會。

  甘陽的憂慮也是中國大學的痛處。在他看來,清華北大已經是世界一流大學,但是沒有培養出世界第一流的學問家。

  教授在維護學科的平均水準,而沒有專門花力氣發掘和專心培養極個別特別優秀的學生。學生們也不像八十年代的學生那麼勇敢,在績點面前瞻前顧後,成績平均。

  「不像我們上學的時代,不喜歡的課混個及格就好,喜歡的課才多花力氣使勁學。」甘陽也講時代風氣,通識教育一樣關心學風變遷與求學心態。

  要講好時代風氣就得貼著大地,太高了就不真實。熟悉甘陽的人知道,他做通識教育其實很現實。通識教育基本針對現代性問題,是針對現代社會特有的問題而制訂的。

  傳統的理念是,如果有一半學生最終沒有延續本專業的學習研究,教育者會覺得是巨大的教育失敗。現代教育的實際情況是,大部分學生都會離開專業進入社會,進入到社會組織的快速變遷中。

  因此,通識教育的設計者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去關注這些學生,今後當他們面對社會中的惡俗、偽善、膚淺等現象時,通識教育通過中西經典所賦予他們的人文精神,會讓他們在社會中成為更好的人。

  十年來,甘陽的通識教育已經改變了一些學生的命運。以他所在的中山大學博雅學院為例,學院不設具體專業,30名學生接受完全的通識教育。幾乎每年的畢業生都會在世界一流的文史哲專業佔據一席之地,甚至有學生可以進入藝術史的專業領域深造研究,即便學院連一門藝術史的課程都沒有設置。講到這裡,甘陽聳聳肩,神情得意。

  甘陽有理由高興,在尋常的看法裡,學生的專業能力是建立在專業課程所培養的基礎上,從未受到藝術史專業課程培訓的學生,卻受到世界頂尖藝術史專業的錄取,這本身已經間接承認了博雅學院的成功。套用甘陽自己的講法,這是通識的氣象。


https://www.aisixiang.com/data/87210.html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13

主題

143

回帖

806

積分
用户头像
順天府參事
參政院參政
奏任|文職|中令
正五品初授奉議大夫
◆文治◆
300 治績
◆武功◆
50 功績
◆銀票◆
157 圓
◆銀幣◆
777 圓

八等雲鶴勳章

 樓主| 發表於 皇極元年九月五日 | 顯示全部樓層 <
簡言之就是,高等教育應當有他不同於基礎教育、技術教育,並且不限制於分科專才教育的意義與目標,這是不容忽視的!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4

主題

73

回帖

77

積分
用户头像
◆文治◆
0 治績
◆武功◆
0 功績
◆銀票◆
991 圓
◆銀幣◆
391 圓

勳八等光華勳章帝國公民佩章

發表於 皇極元年九月五日 | 顯示全部樓層 <
就武漢大學那樣還讀波伏娃的都搞不出一流學問了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13

主題

143

回帖

806

積分
用户头像
順天府參事
參政院參政
奏任|文職|中令
正五品初授奉議大夫
◆文治◆
300 治績
◆武功◆
50 功績
◆銀票◆
157 圓
◆銀幣◆
777 圓

八等雲鶴勳章

 樓主| 發表於 皇極元年九月六日 | 顯示全部樓層 <
馬思遠 發表於 2025-9-5 14:42
就武漢大學那樣還讀波伏娃的都搞不出一流學問了

不食人間煙火,所學與生命沒有呼應,當然只能變成束之高閣的玩意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4

主題

73

回帖

77

積分
用户头像
◆文治◆
0 治績
◆武功◆
0 功績
◆銀票◆
991 圓
◆銀幣◆
391 圓

勳八等光華勳章帝國公民佩章

發表於 皇極元年九月六日 | 顯示全部樓層 <
傅惟熙 發表於 2025-9-6 13:03
不食人間煙火,所學與生命沒有呼應,當然只能變成束之高閣的玩意

主要是都去打女拳了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排行榜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華帝國

GMT+8, 2025-9-17 05:36 , Processed in 0.043547 second(s), 32 queries , MemCached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